搜索
房产
装修
汽车
婚嫁
健康
理财
旅游
美食
跳蚤
二手房
租房
招聘
二手车
教育
茶座
我要买房
买东西
装修家居
交友
职场
生活
网购
亲子
情感
龙城车友
找美食
谈婚论嫁
美女
兴趣
八卦
宠物
手机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王正国院士:不让冲击伤研究留下空白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7|回复: 0

19万

主题

19万

帖子

58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8789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8-1 19:0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【弘扬科学家精神】
◎本报记者 张 强
    走进陆军军医大学生物激波管实验室的大门,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39米的钢铁“长龙”。这是由著名野战外科学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,带领团队建起的生物激波管,它可以模拟不同当量、不同距离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。尽管该设备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,但其技术水平迄今仍处于国际前列。
    今年1月5日,王正国院士因病在上海逝世,享年89岁。去世后,遵照其遗愿及家属意愿,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海军军医大学,为医学事业作出最后贡献。
    “我不是黄昏,我是朝阳,我能干到多长时间就干到多长时间。”王正国曾说,从满头青丝到白发婆娑再到生命终章,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科学的追求。
    上世纪60年代,全球进入冷战时期,针对原子弹的防护研究逐渐兴起。原子弹爆炸时瞬间释放的能量,一般会对人体造成烧伤、冲击伤和放射损伤。就杀伤力和杀伤范围来说,由冲击波造成的冲击伤居于第二位。冲击伤防治研究成为国家和军队的迫切需要。彼时,美国的冲击伤研究在“冲击伤之父”里奇蒙德的领导下,已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    1970年,王正国服从组织安排,负责冲击伤这一课题的研究。此前,他已从事烧伤复合伤研究十几年并颇有成果。有一些同事劝他:“老王,你不要搞这个研究。冲击伤没什么研究价值,因为如果是重伤治不了,如果是轻伤也不用治。”“泱泱中华,这么大一支军队,在冲击伤研究领域怎能留下空白?”王正国毅然决定接受这一任务。
    当时的实验条件十分简陋,没有一台像样的仪器,没有足够的资金,可借鉴的资料也很少。面对这些情况,王正国没有气馁,先后8次进入核爆区,10余次赴化爆试验及意外事故现场,观察各种爆炸物的致伤现象,调查、收集冲击伤第一手资料,并进行了大量实验,反复摸索冲击波的杀伤效应、量效关系、安全标准,探求冲击伤发生的规律和机制,为冲击伤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    随着了解得越来越深入,王正国发现,研究冲击伤需要先研制出自己的生物激波管,于是他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。1984年,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协作下,王正国和同事们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生物激波管,首次解决了在实验室内开展冲击伤研究的难题。随后,他们又相继研制出中小型生物激波管,组成了一个生物激波管系列。
    资料显示,该套设备能较真实地模拟核爆炸和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,并能同时模拟爆炸波的正压和负压,且波形光滑、整齐。而当时,美国的研究机构模拟出来的爆炸波只有正压,没有负压,其模拟效果相对较差。
    1988年,里奇蒙德来到中国。此前,他只在美国军事教科书中引用的中国冲击伤研究成果中见到过“王正国”这个名字。在参观王正国的实验室并听取工作介绍后,里奇蒙德赞不绝口,当即邀请王正国参加第二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。
    1992年,王正国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“系列生物激波管的研制及其应用”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06-2014 oopz大明星网,男女明星图片,明星八卦新闻,明星个人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:高律师 客服电话:0791-88289918
技术支持:迪恩网络科技公司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2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