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房产
装修
汽车
婚嫁
健康
理财
旅游
美食
跳蚤
二手房
租房
招聘
二手车
教育
茶座
我要买房
买东西
装修家居
交友
职场
生活
网购
亲子
情感
龙城车友
找美食
谈婚论嫁
美女
兴趣
八卦
宠物
手机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餐厅改名继续宰客,换了“马甲”也要管得住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25|回复: 0

19万

主题

19万

帖子

58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8792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7-31 23:3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▲游客团购海鲜套餐后到餐厅消费却遭遇“宰客”,引发了热议。图/网络视频截图近日,广东汕头南澳岛一家海鲜餐厅被指“宰客”,引发舆论热议。
据央广网报道,一游客线上花318元购买海鲜套餐,到店消费时却被诱导,结账时账单高达2297元。视频曝光后,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类似经历。当地居民更是直言,这家店此前已多次因宰客被投诉,随后便换了店名继续营业。目前,相关部门已将涉事餐厅查封。
宰客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,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游客花318元购买套餐,却被店员以团购是冻品为由诱导点高价海鲜,且在称重时不告知价格,结账时才给出高额账单,这显然是故意隐瞒、误导消费者,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。
如果当地居民所言属实,商家多次被投诉宰客后还能改名重开,无疑让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了折扣。宰客商家总能轻易逃脱处罚,市场秩序必然会遭到破坏,对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也不公。
某种程度上,这也暴露了当地在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。一方面,日常监管或流于形式。市场监管部门称此前收到过投诉,也对这家店的价格和卫生等进行检查,可宰客行为依旧,这表明检查未能形成有效震慑、监管的作用压根没有效发挥。
另一方面,对商家变更名称的监管也存在不足。原则上,商家改名需进行工商注册变更登记,提交申请书、营业执照正副本等资料,监管部门有责任审核把关。但涉事餐厅却能改名“换马甲”后继续宰客,说明监管审核环节可能存在漏洞,对商家改名前后的经营行为缺乏有效跟踪监管机制,让宰客商家有了可乘之机。
“宰客”事件对当地旅游形象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。南澳岛作为热门旅游地,海鲜餐饮是重要旅游消费项目。个别商家的宰客行为,会让游客对该地旅游体验大打折扣,影响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此前,厦门鼓浪屿导游与商家联手宰客、云南个别旅游团强制购物等事件,都曾给当地旅游声誉带来冲击,此类教训不可谓不深刻。
整治此类宰客乱象,需要多管齐下。监管部门应强化日常监管,增加巡查频次和范围,不仅要关注价格、卫生,更要对商家经营行为的合规性进行监督。同时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对商家价格、交易记录等进行实时监控,及时发现异常。
还要建立严格的商家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有宰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家,限制其经营活动,包括直接查封、禁止改名重开等,提高违法成本。此外,也需畅通消费者投诉 【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】渠道,简化维权流程,让消费者能及时便捷地维护自身权益。
此次海鲜餐厅改名宰客事件,给各地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。对于商家“宰客”等违法行为绝不能姑息,不能让“换马甲”成了商家逃避监管的手段。只有用严格的市场监管为旅游市场保驾护航,才能营造健康、有序、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,实现文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撰稿 / 和生(媒体人)
编辑 / 迟道华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06-2014 oopz大明星网,男女明星图片,明星八卦新闻,明星个人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:高律师 客服电话:0791-88289918
技术支持:迪恩网络科技公司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2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